协会副会长魏秋东、程永席荣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 “行业工匠”荣誉称号

匠心追梦,技能报国。山东省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魏秋东、程永席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淀、创新成果和突出贡献,荣获了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“行业工匠”荣誉称号。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其个人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,更彰显了他们二人以匠心赋能行业发展的卓越贡献。

       

作为山东京九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,魏秋东先生多年来在特种运输车辆领域开疆拓土,攻坚克难,推动行业技术飞速进步。他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,始终坚持科技引领,致力于推动特种运输车辆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。

魏秋东先生带领团队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、具备智能模块控制的特种运输车辆和设备,能够适应复杂路面和复杂环境,显著提高风电叶片和其他大型设备的运输效率,为我国风电运输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。JJ164R型全地形风电叶片运输车和JJL92381DZHC型自驱动全转向液压模块车解决了风电行业在运输中的重大难题,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;产品荣获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还多次获得菏泽市专利技术奖(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)。值得一提的是,魏秋东先生亲力亲为,积极参与,主导了多项行业、企业和团体标准的制订,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迄今为止,魏秋东团队已取得了120余项产品成果,申请知识产权超过60项,其中已取得专利证书50项。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还在推动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实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在魏秋东先生的职业生涯中,他始终坚守“工匠精神”,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推动技术研发与产品质量的提升。他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,并通过不断优化团队结构,激励团队成员的创新意识与协作精神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,为行业树立了标杆。

魏秋东先生凭借对技术的执着追求、对行业的卓越贡献,已经成为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的楷模。他不仅在技术领域深耕细作,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升级,更为企业和社会树立了“工匠精神”的典范。我们相信,在魏秋东先生的带领下,其团队必将继续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,为推动我国机械工业的持续发展、实现更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 

    回顾程永席先生的奋斗之路,2005年6月,他成立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,并担任总经理、董事长。任职以来,他始终坚守 “以人为本” 的企业发展理念,将技术研发与创新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“生命线”。为打破技术瓶颈,他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:与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研究中心携手,成立矿用泵研究开发中心,推动高校专利技术与研发成果向产业端转化;随后又与济南大学、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,借助高校科研力量攻克行业技术难题。经过多年深耕,他个人先后取得发明专利6项、实用新型专利 16项,更斩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、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荣誉,为企业技术实力提升与行业技术进步筑牢了根基。

在国家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机遇期,程永席先生以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主动担当,兢兢业业、真抓实干,努力推动企业就业创业,推动企业创新发展。在推进公司的生产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进程中,对产品进行了大胆创新,初步建成了智能化矿用泵单元零部自动生产线,研发了数字化产品——“智云物联数字化矿用隔爆型潜水电泵”,这些举措不仅加快了公司的“智能制造”和“智能产品”的创新步伐,更有效激发了企业发展新动能,为矿山设备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“安泰样本”。

能够获得“行业工匠”称号,离不开程永席先生在技术领域练就的三大绝活:在泵运行故障处理方面,他针对常见的振动、噪声问题,总结提炼出“八大故障分析与解除方法”,覆盖了“泵和原动机不对中、转子和定子零件摩擦情况、轴承磨损、叶轮损坏、汽蚀余量小、泵转向、螺丝松动、固体物吸入滤网”等八大故障点,帮助企业快速定位问题、高效排除故障,保障生产的连续稳定;他主导研发的“基于云技术智能矿山潜水装备”构建了“检测-传输-分析-控制”全链条智能体系,基于内置式矿用潜水泵的内部参数检测,将检测参数通过RS485总线传到中继器,并通过广域网/无线网络的方式将信息传送到云平台,进行数据分析与故障诊断,中继器实现矿用潜水泵的智能控制和参数中转,改变了传统矿山设备“被动维护”模式,推动矿山装备向“主动预警、智能调控”升级;针对600-800米级大功率矿用隔爆型排沙潜水泵的行业难题,他带领团队攻克“水力性能低下、高压部件变形漏水、机械密封泄露致电机烧毁”等关键技术瓶颈,研发的产品和同类设备相比,产品质量更加安全可靠。

从自主创业到技术领军,从产学研融合到新旧动能转换,从破解行业痛点到引领技术创新,程永席先生用匠心坚守与创新实践诠释了 “行业工匠”的深刻内涵。此次荣誉,既是对他过往成绩的肯定,更是对他未来继续以匠心赋能行业发展的期许。相信在他的带动下,将有更多从业者投身技术创新与工匠精神传承,共同推动机械冶金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!